2018-08-10
排水不暢、低洼地段積水、小區管網堵塞等城市內澇現象曾經困擾著廣安市廣安區城北片區。近日,廣安區啟動了廣安建市以來最大規模的老城區雨污水管網改造工程,通過修建箱涵、改造雨污水管網等,解決城市內澇問題。
據介紹,此次改造工程總投資約1.93億元,覆蓋整個城北片區,將建設5條箱涵、3條排洪渠,改造約50公里的雨污水管網,實現雨污分流。預計到2019年底,工程全部完工,屆時,廣安區城北片區將告別“看海”。
管網老化 改造工程迫在眉睫
城北片區城區面積約10平方公里,共計10萬余人口。這里的雨污管網大多鋪設于上世紀90年代,主管網直徑多為600毫米,小區接入主管網的分管網直徑多為300毫米,且雨污沒有分流。“如遇大雨,由于排水不暢,有可能形成內澇。”廣安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近10多年來,廣安區城北片區曾遭受過4次特大洪澇災害,特別是2011年9月遭遇的洪澇災害,最高水位達26.1米,超警戒水位9.6米。廣安區老城區雨污水管網改造工程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唐其國至今記憶猶新,“那次,城北片區很多地方成了一片汪洋,有的房屋甚至被淹到四樓,受災嚴重。”
廣安區住建局城建股股長陳飛已從事城建工作多年,對此也深有感觸,“每逢渠江漲水或降雨,都會有市民來電反映管網堵塞等問題。疏通或更換管網后,過一年半載,又會堵塞。”陳飛說。
據陳飛介紹,多年來,他們已梳理出麻柳灣、新南門、城北市場、洪州大市場等10多個地段,每逢下大雨都會組織人員前去查看情況,及時疏通,“但是疏通只能解一時之急,改造工程迫在眉睫。”
雨污分流 疏通城市地下“堵點”
8月2日,廣安區城北片區洪州大道隧道口至建設路段,5臺挖掘機正在抓緊施工,50余名工人正在近4米深的溝渠里澆筑箱涵。“從洪州大道隧道口至渠江北路香江國際小區的箱涵全長2.347公里,起點口徑寬1.6米、高1.6米,終點口徑高2米,寬2.8米。”施工現場負責人蔣文明介紹。
洪州大道是廣安區城北片區高區和低區的一條分界線。以前遇到降雨,高區的雨水就會排到低區,很容易內澇。“這條箱涵建成投用后,高區的雨水將直接通過箱涵流入渠江。”
城北片區人民路300多米雨污管網改造也即將完工。據悉,廣安將對老城區約50公里的管網進行升級改造,實現雨污分流,其中污水管網約10公里、雨水管網約40公里。10公里污水主管網直徑都將超過600毫米,與以前的雨污水管網全部連通,最終連接污水處理廠,經處理達標后排入渠江。40公里的雨水管網覆蓋廣安城北片區主干道,以后雨水可排入濱江路的箱涵,最終流入渠江。
老舊小區管網改造工程也正在進行。“以前老舊小區的污水管網直徑大多僅有300毫米,改造升級后,所有管網的直徑都將超過300毫米,雨污排放將更加順暢。”唐其國說。
(來源: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