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3
“鏤金作勝傳荊俗,翦彩為人起晉風”,剪紙作為民間藝術流傳千年,它蘊含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期盼及生活的點滴記錄,我們成品車間就有這么一位剪紙能人——何邦獻。
初識何邦獻,就覺得他是一個專注并熱心的人。作為一名包裝工,少不了整天和紙打交道,工作時的他手疾眼快、雷厲風行,一轉眼的功夫就完成了紙箱的打包,你很難看出他是那種能沉下心來剪紙的主兒。但是,一旦遇到問題時,他身上那股鉆研攻堅的精神就凸顯出來了。有一次,我負責的打箱設備出現了問題,絞盡腦汁上下拆了好幾遍都沒能解決。他路過時剛好看到了,就主動提出要幫我一起修。那時還是生產忙季,晚上他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就過來幫我檢查維修,直到十點左右終于修好了設備。當他起身笑著松了一口氣時,我才注意到他身上的工作服已經濕透了,滿頭大汗的他驕傲地挺著胸脯給自己豎起了大拇指——“怎么樣,我厲害吧!”那一刻,我打心眼里佩服他,也真心感謝他給予我的幫助。
工作之余,他喜歡待在宿舍里剪紙,幾把刻刀、簡陋的折疊桌就成了他的“工作室”。房間里滿是他的剪紙作品以及學習參考的書籍,他的妻子說:“他平時工作忙,一有空就去剪紙,我讓他注意休息,但他總不聽。”
有著木雕功底的他自2015年接觸剪紙后,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從起初的自學,到參加省殘聯組織的“大師結對幫扶”培訓,跟隨名師系統學習剪紙藝術,他在剪紙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日前,在衢州舉辦的2018年省級殘疾人工匠大賽中,他的作品更是獲得了剪紙項目第一名。
將興趣培養成藝術需要付出莫大的努力,更何況剪紙是門技術活,沒有持之以恒的匠心是達不到一定高度的。《富春江遺韻》、《荷花鴛鴦》等細至入微、栩栩如生的剪紙作品,都是何邦獻的心血傾注,他就是這樣沉浸其中,把一張普普通通的紙雕出了生命。同時,他也表達著自己的生活態度,只要你積極樂觀地看待人生,總會被這個世界溫柔對待。
近期,臨海市廣播電視臺對他做了一期專題報道,讓很多人都認識了這位德才兼具的“星人物”。其實,在偉星這些年,他還獲得過很多獎項:
2002年獲首屆浙江省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木雕項目三等獎
2005年獲第二屆臨海市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木雕項目比賽優秀獎
2006年獲第一屆臺州市殘疾人雕刻比賽一等獎
2006年獲第二屆浙江省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木雕項目三等獎
2018年浙江省殘疾人工匠大賽剪紙項目第一名
做工容易做匠難,何邦獻用匠心精神雕刻世界、雕刻時光,也希望他能夠雕刻出屬于自己的幸福。
(臨海工業園 史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