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4
編者按 ?
Editorials
上海疫情爆發后,上海工業園堅持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堅決守住“零感染”底線,確保生產不按“暫停鍵”。《偉星新材》雜志及公眾號特推出“同心守‘滬’,偉星人在一線”系列欄目,全方位展示疫情期間偉星人迎難而上,攻堅克難,戰無不勝的攻堅戰精神。
03 防疫生活篇
——等春來,我們好好擁抱
世界很大,幸福很小,小到只是柴米油鹽。4月的上海本應是一年中最好的時節,但在疫情陰影的籠罩下,沒有了車水馬龍,沒有了人聲鼎沸,有的只有無盡的核酸、封城、搶菜和觸目驚心的感染數字。
但上海工業園園區內的生活可以用“幸福”來形容,一日三餐,照常供應;水果蔬菜,樣樣不缺;上班下班,步履如常……這一如既往、井井有條的背后,卻凝聚著領導和后勤保障部門日夜奮戰的無數汗水。
總有人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
默默堅守,撐起萬家燈火
“上海要封城了!”“精準防控,不封城!”“國務院代表進駐上海了!”當這一系列似真似假的傳言滿天飛的時候,3月27日晚的一紙官方通告,讓上海“鴛鴦鍋”模式塵埃落定,留給我們浦東、奉賢等區域人民準備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個小時!超市、菜場隨即炸開了鍋。
“相關領導和重要崗位人員克服困難,馬上搬到園區招待所,坐鎮指揮園區防疫和各項生產生活工作!”“想盡一切辦法,用盡一切渠道,務必保障園區正常的生活所需!”
隨著園區領導的一聲令下,通勤的領導和員工馬不停蹄搬進了園區,園區總經理戚錦秀親自坐鎮新園區,園區副總經理汪毅擔任老園區總指揮。后勤部爭分奪秒連夜落實,原有供應商、備用供應商、附近村民,所有能開發的渠道都不放過。為保障萬無一失,還外派人員到附近超市同步采購。封控前夜22點第一批物資到貨,凌晨12點第二批物資到貨,凌晨2點超市采購到貨,隨著凌晨3點最后一批物資到位,大家終于松了一口氣,米、面、油、肉類等耐儲藏物品備足了半個月的量,蔬菜等不耐儲存物品備了一個星期的量。兩小時后,凌晨5點,半個上海被正式按下了暫停鍵。
深夜送入園區的食堂儲備物資
身在寒冬,心向暖陽
病毒可以被隔離,但溫暖不會
隨著疫情數字的不斷攀升,最初通知的靜態管理4天變成了一輪又一輪的封控,快遞不能送,外賣不能點,一日日的封閉讓人逐漸浮躁。清明節假期如期而至,如何利用假期,疏導員工的心理,成了園區面臨的又一問題。
園區內釣魚大比拼
園區領導給出四點建議:考慮已封控多日,并做過多輪核酸,內部員工感染幾率較低,由各部門負責人牽頭,可開展小規模、多形式團建活動;后勤繼續努力拓展供貨渠道,提供新鮮肉類、蔬菜、水果滿足員工日常生活需求;開放所有運動場所,多功能廳有序開展觀影活動,盡可能豐富員工封控期間的生活。
組織開展桌球比賽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沒想到在整個上海物資供應緊張的時刻,園區里還能圍坐在宿舍喝啤酒、吃火鍋,享受新鮮的平價草莓,食堂幫忙烹調的香辣小龍蝦和員工家屬制作的各地特色美食,以及看上最新的電影……
封控中的園區“火鍋趴”
愛和希望
總比病毒蔓延得快
“苦”中作樂,解封尚未有期時,又一個難題出現了,疫情壓抑不了毛發的生長,男同胞們一個個快要從精神小伙變頹廢大叔了。
令人驚喜的是園區藏龍臥虎,管道一車間馬主任搖身一變,化身Tony馬老師!一張椅子、一塊圍布、一把剪刀、一臺剃頭刀,“理發小站”開始營業啦,每天預約10人,為大家解決“頭”等大事。馬Tony手藝還真不賴,員工抱著懷疑的心態顫顫巍巍地坐下,好評滿滿地離開,大家紛紛對他豎起大拇指!
馬后為駐廠員工理發
//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惟愿如期而至的,不只有春天,還有疫情過后平安的你我。我們一起摘下口罩,相互擁抱。